和咏贫士七首 其四

朝得故人书,缄题日在娄。 开缄釂十觞,天末遥献酬。 杞国忧天倾,婺妇恤宗周。 哀哉许泛辈,乃怀田舍忧。 赤风荡中原,飞鸟亡其俦。 倾筐谋一醉,已矣惭苟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缄题:书信的封题。缄(jiān)。
  • (jiào):饮酒尽。
  • :用以记时,为十二月。
  • 杞国忧天倾:典故,出自《列子·天瑞》,借指不必要的忧虑。
  • 婺妇恤宗周:婺女忧虑周朝的宗庙社稷。婺(wù),星宿名,此处代指婺女。借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chóu):伴侣。

翻译

早上收到故人的书信,信的封题上写着日子是在十二月。打开信封后我饮尽十杯酒,在天边遥远地向故人敬酒应酬。就像杞国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婺女忧虑周朝的宗庙社稷一样。悲哀啊,像许汜这类人,只想着自己的田舍之忧虑。赤色的风在中原飘荡,飞鸟失去了它的伴侣。倾尽筐中的酒想要一醉方休,罢了,我为自己苟且地寻求解脱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收到故人书信后的一系列举动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自身的反思。诗中用“杞国忧天倾”“婺妇恤宗周”的典故,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以“许泛辈”的行为作为对比,批判了只关注个人私利的人。“赤风荡中原,飞鸟亡其俦”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忧愁的氛围。最后,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寻求解脱,但又对这种苟且的方式感到惭愧,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