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迎春百戏

· 杨旦
箫鼓声中百伎陈,眼看时态一番新。 村歌野曲浑无调,西抹东涂窃效颦。 料峭轻寒生翠幕,廉纤疏雨逗红尘。 太平景象今如此,休向樽前愧负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伎:各种技艺。伎,同“技”。
  • 时态:时势,局势。
  • 浑无调:完全没有曲调。浑,全。
  • 西抹东涂:随意涂画。比喻做事无规则、无定准。
  • 窃效颦:偷偷地模仿(别人皱眉)。
  •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风中还有寒意)。
  • 廉纤:细微,纤细。
  • 樽前:酒杯前。

翻译

在箫鼓的声音中各种技艺罗列展示,眼看着时势又有一番新的景象。乡村的歌谣和野曲完全不成曲调,随意涂画还偷偷模仿他人。略带寒意的微风在翠绿的帷幕上产生,纤细的疏雨在尘世中逗弄。太平的景象如今就是这样,不要在酒杯前惭愧辜负了春光。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迎春时热闹的场景和氛围。诗中通过“箫鼓声中百伎陈”展现了表演的丰富多彩;用“眼看时态一番新”表达对新景象的感受。“村歌野曲浑无调,西抹东涂窃效颦”略带诙谐地描写了民间艺术的质朴和天真。“料峭轻寒生翠幕,廉纤疏雨逗红尘”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清新且略带朦胧的氛围。最后以“太平景象今如此,休向樽前愧负春”作结,体现了对当下太平之景的享受,以及珍惜美好春光之意。整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

杨旦

明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