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旧说扬州有,移来此地栽。 年年送春后,处处见花开。 红药还相似,朱颜换不回。 晴窗添水浸,吟愧谢公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

翻译

过去就听说扬州有芍药,移栽到这个地方来栽种。每年在送春之后,到处都可以看见它开花。那红色的芍药还是和从前相似,可青春的容颜却再也回不来了。在晴朗的窗前添水来浸泡它,吟诗自愧没有谢公那样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围绕芍药展开。前两句讲述芍药的来历,接着写其年年送春后绽放的景象,突出芍药花开的普遍与平常。“红药还相似,朱颜换不回”则通过与相似的红芍药对比,感慨时光不能倒流,容颜易逝,情愫委婉深沉。最后说自己在晴窗下观赏芍药、吟诗作对,自愧不如谢公之才,谦虚中又透着几分对芍药的喜爱与对才华的追求。整首诗用芍药来寄托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以及对自身才华的思考,语言质朴,韵味悠长。

释元肇

释元肇,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事见《武林梵志》卷九。 释元肇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乙亥仿宋刊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