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

欲向匡庐卧白云,官亭水色尽氤氲。 千山日射鱼龙窟,万里霜寒雁鹜群。 浪拥帆樯天际乱,星蟠吴楚镜中分。 东南岁暮仍鼙鼓,莫遣孤舟逐客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指江西的庐山。“匡”读音为“kuāng”。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鼙鼓(pí gǔ):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这里指战事。

翻译

想要前往庐山高卧于白云之间,官亭前的水色全都烟雾弥漫。千座山峰在阳光照耀下,那是鱼龙的栖息之处,万里的天空中寒霜降临,雁群和鸭群在寒冷中前行。波浪簇拥着帆船,在天边杂乱地涌动,星辰映照在鄱阳湖,仿佛吴楚大地在镜中一分为二。岁末的东南之地仍然有战鼓之声,不要让孤独的小船载着我这个漂泊之人听到这战乱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鄱阳湖的景色以及诗人的心境。首联通过写想要前往庐山并描述官亭水色的氤氲,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颔联写千山日射和万里霜寒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和寒冷,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艰难。颈联中浪拥帆樯和星蟠吴楚的描写,既表现出鄱阳湖的波涛汹涌和星空的壮阔,也透露出一种不稳定和变幻的感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东南战事的忧虑和对自己漂泊境遇的无奈。整首诗以景衬情,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意境深沉,给人以一种沧桑和感慨的感觉。

吴国伦

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