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答唐竟海(甲申)

· 陈沆
十岁游长沙,中间往来频。 居久与之化,遂成湖湘人。 南中多奇士,谬托平生亲。 闻君未识面,怀意故未申。 今秋长安邸,访君雨后晨。 萧然坐花下,童仆如在春。 一言出肺腑,欢若旧日姻。 君家老太守,治功满江漘。 为政不迫切,官暇民亦驯。 馀事及风雅,屈宋道再振。 洞庭清无底,出入日月身。 君诗有家法,羽毛借凤麟。 岂惟文章美,立心抑何纯。 与人赴急难,谈笑倾千囷。 种树须种松,饮酒须饮醇。 买佩须买玉,结交须结真。 此道今不讲,当面成越秦。 区区有微尚,愿言卜德邻。 不见连理花,并开如有神。
拼音
陈沆

陈沆

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文学家,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陈沆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举,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闢,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广东省学政,典广东乡试(广东省大主考),任会试同考官。次年,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学宗宋儒,工诗。有《诗比兴笺》、《近思录补注》、《简学斋诗存》、《白石山馆遗稿》。 ► 3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