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赠王鲁之(甲申)

· 陈沆
与君同在长安住,半载相知不相遇。 与君同出长安城,握手一笑如平生。 君方落拓雕裘敝,我亦萧条不得志。 素衣入洛素衣还,回头幸免红尘累。 行过幽州又赵州,风吹滹沱水倒流。 马上时闻拔剑舞,歌成与我驱穷愁。 袖中况有如椽笔,旧稿新编高突兀。 浩气生吞滟滪波,灵心巧斲峨眉骨。 昨者天子西巡方,垂帘试土凤跸旁。 王褒拜献凌云赋,副以奏御三千章。 君王爱才不即用,要留大器充明堂。 即今归去青城道,燕山楚水皆诗草。 况有子由解唱酬,一双玉树临风皎。 劝君莫学马相如,枉作当年封禅书。 劝君莫学扬大夫,失身投阁非真儒。 自来文章有本末,此去净扫梅花庐。 邯郸城头天欲雪,正是相逢又惜别。 呼来赵姬倚瑟歌,有酒不饮如君何。 人生难得惟知己,挥手忽然成万里。 君家江头我江尾,两心落落如此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陈沆

陈沆

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文学家,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陈沆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举,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闢,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广东省学政,典广东乡试(广东省大主考),任会试同考官。次年,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学宗宋儒,工诗。有《诗比兴笺》、《近思录补注》、《简学斋诗存》、《白石山馆遗稿》。 ► 3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