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八 汴京怀古十首
北宋樊楼,缥缈见、彤窗绣柱。
有多少、州桥夜市,汴河游女。
一统京华饶节物,两班文武排箫鼓。
又堕钗、斗起流花风,飘红雨。
西务里,猩唇煮。
南瓦内,鸾笙语。
数新妆炫服,师师举举。
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
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樊楼:北宋东京著名酒楼。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州桥:古桥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 汴河:古运河名。
- 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 两班文武:文武官员。
- 堕钗:掉落的发钗。
- 师师:指李师师,北宋末年青楼歌姬。
- 举举:指妓女。
翻译
北宋的樊楼,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那朱红色门窗和雕花的柱子。有多少在州桥的夜市,以及在汴河旁游玩的女子。整个京城充满着丰富的节令景物,两班文武官员排列着吹箫击鼓。又有发钗掉落,像起了流动花朵的风,飘起红色的雨。西务里,煮着猩猩的嘴唇。南瓦内,传出鸾笙的声音。数着那些新妆艳服的人,像李师师以及众多妓女。风花雪月不需要担忧变换,江山到处都能尽情歌舞。正如同西湖边,高贵的宅第接连成片,那是申王府。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北宋汴京繁华热闹的景象。上阕写了樊楼的景象以及州桥夜市、汴河游女,还有官员们的活动,展现出京城的热闹繁华和丰富的生活场景。“堕钗、斗起流花风,飘红雨”一句,更是增添了一种旖旎的氛围。下阕具体描写了一些场所中的情景,如西务里和南瓦内,以及众多女子。全词通过对汴京各个方面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昌盛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后人对那个时代的风貌有了一定的想象和了解。词的语言华丽,富有韵味,很好地传达出了这种繁华热闹的感觉。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
陈维崧的其他作品
- 《 春夏两相期 初夏同友人东郊外访吴绳圃园居 》 —— [ 清 ] 陈维崧
- 《 临江仙 其二 咏竹夫人二首 》 —— [ 清 ] 陈维崧
- 《 玉簟凉 己未长安七夕 》 —— [ 清 ] 陈维崧
- 《 念奴娇 尤展成招饮草堂同丁飞涛彭云客宋既庭御之即席分赋同用飞涛韵 》 —— [ 清 ] 陈维崧
- 《 霜花腴 蟹 》 —— [ 清 ] 陈维崧
- 《 满江红 其七 汴京怀古十首 》 —— [ 清 ] 陈维崧
- 《 念奴娇 送徐松之还松陵兼讯宏人九临闻玮电发诸子 》 —— [ 清 ] 陈维崧
- 《 长亭怨慢 春晴和京少回用前韵 》 —— [ 清 ] 陈维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