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一种江梅,偏向君家,出奇无穷。
看千年复活,乔柯蚴蟉,重台并蹙,冷蕊空蒙。
人曰奇哉,梅云未也,要为先生夺化工。
休惊诧,请诸君安坐,洗眼秋风。
须臾露濯梧桐。
忽逗出罗浮别样红。
正朦胧一夜,银河影里,稀疏数点,玉笛声中。
只恐东篱,有人斜睨,菊秀梅娇妒入宫。
当筵上,倩泉明和靖,劝取和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陈维崧:(sōng),字其年,号迦陵,清初词人。
- 乔柯:高大的树枝。
- 蚴蟉:(yòu liú),亦作“蚴虬”,形容树枝弯曲盘绕的样子。
- 重台并蹙:重台,指花萼相重的花,这里形容花瓣重叠;蹙(cù),皱缩。
- 冷蕊:指梅花的花蕊。
- 化工:自然的创造力。
- 须臾:(xū yú),很短的时间。
- 罗浮:山名。
- 斜睨:(nì),斜视。
- 和靖:即林逋(bū),北宋著名隐逸诗人,终生不仕不娶,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翻译
有一种江梅,偏偏在您家,奇特无比变化无穷。看它仿佛千年复活,高大的树枝弯曲盘绕,花瓣重重叠叠并且皱缩,花蕊清冷迷蒙。人们说奇呀,梅花却说还不够,定要为先生夺取大自然的神功。别惊讶,请各位安稳地坐着,用秋风洗净眼睛。
不一会儿露水沾湿了梧桐。忽然引出罗浮山别样的红梅模样。正像在朦胧的一夜,在银河的影子里,稀疏的几点,在玉笛的声音中。只担心东篱那里,有人斜视,菊的秀丽和梅的娇美会嫉妒地进入宫中。在筵席上,希望陶渊明和林逋,劝大家要和谐相同。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江梅的描绘,展现出其奇特之姿和无穷变化。词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描写,如“乔柯蚴蟉”“重台并蹙”等,突出了梅花的独特形态。同时,赋予梅花以人格化,强调其欲夺自然造化之功。“须臾露濯梧桐”后的内容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奇妙的氛围和想象空间,通过与罗浮山、银河、玉笛等元素的结合,增添了诗意的韵味。最后提到东篱和菊梅的嫉妒,以及期望陶渊明和林逋劝和同,使词富有情趣和深意。整首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
陈维崧的其他作品
- 《 塞孤 早春寄周伯衡先生并讯倪子闇公 》 —— [ 清 ] 陈维崧
- 《 海棠春 其二 闺词再和阮亭韵四首 》 —— [ 清 ] 陈维崧
- 《 黄鹤引 咏半茧园双鹤 》 —— [ 清 ] 陈维崧
- 《 春夏两相期 王家营客店排闷 》 —— [ 清 ] 陈维崧
- 《 风入松 苦暑戏与客语 》 —— [ 清 ] 陈维崧
- 《 白苎 早秋饮蘧庵先生宅隔墙闻弦索声 》 —— [ 清 ] 陈维崧
- 《 鹊踏花翻 健儿吹笛 》 —— [ 清 ] 陈维崧
- 《 满江红 · 江村夏咏 》 —— [ 清 ] 陈维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