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铁香之保定即题军中诗后(甲申)
东吴顾子为我说,江右余生亦人杰。
昨日众中见一人,长揖不语知是君。
疑君前世与我好,不然倾倒何其神。
武昌城中十日雨,燕支山畔清无署。
爱君留作长夜谈,大星下照藏诗坞。
夜深吹火煮浊醪,谈锋得酒各自豪。
一往一来山月高,百虫草底伏不号。
君昨从军向河北,书生意气奇无敌。
归来携得一卷诗,纸上风云可怜色。
即今去上黄金台,毒日烁体成赤埃。
吁嗟奔走胡为哉,风尘乃有如此才。
送君只觉情无奈,把君诗向床头拜。
吾辈咫尺不相怜,后来茫茫更谁爱。
秋风转眼生江湖,鸿雁北来好寄书,莫忘有人在菰芦。
拼音

陈沆
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文学家,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陈沆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举,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闢,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广东省学政,典广东乡试(广东省大主考),任会试同考官。次年,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学宗宋儒,工诗。有《诗比兴笺》、《近思录补注》、《简学斋诗存》、《白石山馆遗稿》。
► 371篇诗文
陈沆的其他作品
- 《 饮芙初寓斋赋得残菊(甲申) 》 —— [ 清 ] 陈沆
- 《 为芝楣题蕉窗问字图 其二 (甲申) 》 —— [ 清 ] 陈沆
- 《 古风 其一 (甲申) 》 —— [ 清 ] 陈沆
- 《 到湘阴哭一峰姊丈 其四 (辛未) 》 —— [ 清 ] 陈沆
- 《 苗刀歌(庚午) 》 —— [ 清 ] 陈沆
- 《 杂诗 其二 (己巳) 》 —— [ 清 ] 陈沆
- 《 送汪均之(甲申) 》 —— [ 清 ] 陈沆
- 《 中元黄鹤楼待月(乙亥) 》 —— [ 清 ] 陈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