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九日牧仲招同山蔚振衣楼登高填词惜别即次来韵奉酬
梵客有言,悲哉气也,君家原不宜秋。
况帆停江上,人倚楼头。
菊英亦管人离别,赛柳绵、打块成毬。
那堪筵畔,轻敲檀板,缓节秦讴。
叹昔幕府风流。
羡落帽中原,戏马高邱。
更一时参佐,千载英游。
吾衰讵有风云想,算不如、岩岫清幽。
从兹归去,笔床茶灶,到处淹留。
拼音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
陈维崧的其他作品
- 《 用辛稼轩陈同甫倡和韵,送王正子之襄阳,明春归广陵,并嘱其一示何生龙若 》 —— [ 清 ] 陈维崧
- 《 南阳追感彭禹峰先生 》 —— [ 清 ] 陈维崧
- 《 玲珑四犯 月下闻笛 》 —— [ 清 ] 陈维崧
- 《 月上海棠 游顾龙山 山在金沙城外相传明太祖曾驻跸此山 》 —— [ 清 ] 陈维崧
- 《 石州慢 冬日舟过亳州旧居有感 》 —— [ 清 ] 陈维崧
- 《 贺新郎 都门洗象词同纬云弟赋 》 —— [ 清 ] 陈维崧
- 《 海棠春 》 —— [ 清 ] 陈维崧
- 《 水调歌头 · 题余氏女子绣西施浣纱图,为阮亭赋 》 —— [ 清 ] 陈维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