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感遇和云臣
槌床抵几。
看九州蕉鹿,千秋槐蚁。
总若辈、炙手熏天,叹不杀袁刘,依然寒士。
臣醒而狂,笑不值、一钱程李。
问旧年朱户,几遍重经,都剩衰垒。
何如沾沾自喜。
只竹弓射鸭,芒屦驱豕。
玉颜石髓难留,拚老去琅琊,终为情死。
拍手狂歌,正天畔、暮山秋紫。
近重阳、螯肥酿熟,醉为佳耳。
拼音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
陈维崧的其他作品
- 《 望明河 丁巳七夕玉峰作 明日立秋 》 —— [ 清 ] 陈维崧
- 《 沁园春 · 山东刘孔集招饮广陵酒家,系故郭石公宅 》 —— [ 清 ] 陈维崧
- 《 采桑子 其二 送李云田之吴门迎侍儿扫镜二首 》 —— [ 清 ] 陈维崧
- 《 庆春宫 秋晓 》 —— [ 清 ] 陈维崧
- 《 厅前柳 本意 》 —— [ 清 ] 陈维崧
- 《 南乡子 其一 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 》 —— [ 清 ] 陈维崧
- 《 金菊对芙蓉 姜学在自宛陵扫墓归停舟过访即送其返吴门 》 —— [ 清 ] 陈维崧
- 《 新雁过妆楼 围炉 》 —— [ 清 ] 陈维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