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兰陵邵子湘有画像五帧一展书一课耕一垂竿一游岳一蕉团索余题词因赋是篇

一图执卷,堂前后、蕉黄竹翠。 环墙隙、激水锵鸣,㶁㶁声循檐际。 中有一人摊卷读,不知所读何经史。 想读当佳处,时复奋袂抵几。 其一江村,涤场纳稼,仿佛紫桑里。 敞村扉、箕踞松根,挥斥田奴疆以。 映斜阳、老驱来,漾新蟾、雏凫惊起。 芍陂鄠杜足平生,千场硙碓。 一图泛艇,湿遍船头绿箬,是洞庭烟水。 软幔障疏棂,斜袅茶烟,细萦溪尾。 钓得鳌来,晒将网去,拨棹入、江乡渔市。 其一图、竹杖还棕履。 层峦叠嶂,秋深槲叶参天,夜静松花满地。 废箸沉吟,辍耕太息,往事都非矣。 何苦上书北阙,侘傺无成,种豆南山,芜荒不治。 龙争七泽,虎斗千山,钓名钓国终非计。 便终南、捷径徒为尔。 亟图翠蔓青藤,峭厂枯团,放吾鼾睡。
拼音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