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有感 其八 (己亥)

十五句圜夜动摇,绣衣逐捕隶兵骄。 杜周刀笔须深刻,陶侃戎衣竟寂寥。 坐见刊章收北寺,虚闻对簿就东朝。 弋人岂得忘矰缴,尚有冥鸿在九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圜(yuán):同“圆”。
  • 绣衣:指汉代的绣衣直指,后常用来指御史等执法官员。
  • 杜周:西汉著名酷吏。
  • 刀笔:古代在竹简上记事,用刀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文案的事叫做刀笔。
  • 陶侃:东晋时期名将。
  • 戎衣:指军服。
  • 刊章: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
  • 弋人:射鸟的人。
  • 矰缴(zēng zhuó):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翻译

十五的夜晚月亮圆而动荡不安,执法的官员追逐逮捕而小兵很骄横。杜周那样的酷吏执法必须要严酷深刻,陶侃的军服最终却落得寂寥。眼睁睁地看着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文书在北寺被处理,空自听说在东朝对簿公堂。射鸟的人怎能忘记系有丝绳的短箭,还有那高远的鸿雁在九霄之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系列的景象和事件,如夜晚的动荡、官员的行为、酷吏的执法风格、名将的境遇等,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诗中用“杜周刀笔须深刻”表现了当时执法的严厉和冷酷,而“陶侃戎衣竟寂寥”则反映出一些正义力量的无奈。“坐见刊章收北寺,虚闻对簿就东朝”进一步强调了局势的复杂和不可把控。最后以“弋人岂得忘矰缴,尚有冥鸿在九霄”作结,既表明了危险始终存在,又暗示还有着希望和自由的象征。整首诗含义深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思考。

汪荣宝

汪荣宝(1878年-1933年6月),字衮甫,一字太玄,江苏吴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华民国外交官。(《思玄堂诗》,录入:顾青翎) ► 4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