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邮亭:古时传递文书者途中休息的处所,这里是题牡丹画的地点。
- 洛阳姿:牡丹原产于洛阳,洛阳也以牡丹闻名天下,“洛阳姿”指牡丹的姿容。
- 铅粉:古代用于化妆的白粉,“不曾铅粉施”意思是(画上牡丹)没有多余修饰。
- 姚黄魏紫:姚(yáo)黄和魏(wèi)紫是牡丹的名贵品种,这里代指画上牡丹品种是否名贵真假。
- 蛾眉淡扫:形容女子淡雅梳妆,这里形容牡丹天然淡雅的姿态。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 丝丝:形容雨很细。
- 沉香:沉香木,传说唐玄宗曾在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种牡丹。
- 万年枝:长寿的树枝,这里希望牡丹永不凋谢。
- 玉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曾在沉香亭前赏牡丹。
翻译
是谁在这邮亭壁上画出了洛阳牡丹那美妙的姿容?它没有刻意涂抹铅粉去浓妆艳饰。那画中的牡丹,无论是姚黄还是魏紫模样,都淡雅得像是美人刚刚淡扫蛾眉。微风轻轻吹拂,细雨如丝飘落,让人怜惜它竟然凋谢得这么迟缓。要是沉香亭前能种上永不凋零的牡丹花枝就好了,如此一来杨贵妃说不定都不会死去(可以长久赏牡丹,生活无忧)。
赏析
这首词以题壁上牡丹为契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淡雅清幽又略带忧思的氛围。上阕开篇点明作画地点与画中主题——牡丹,强调其天然去雕饰的淡雅姿态,“不曾铅粉施”“蛾眉淡扫之”生动描绘出牡丹不事张扬、清新自然之美,同时流露出词人对这种淡雅之美的赞赏。下阕通过“风袅袅,雨丝丝”点明环境氛围,细腻地描绘出风雨中的牡丹状态,表达对牡丹凋谢缓慢的怜惜之情。结句“沉香若种万年枝,玉环无死时”则是奇思妙想,借助沉香亭与杨贵妃的典故,让牡丹与历史人物产生关联,在感慨美好事物易逝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永不消逝的期盼。整首词情景交融、用典自然,展现出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细腻微妙的情感世界。

汪懋麟
清江南江都人,字季角,号蛟门、觉堂。康熙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与修《明史》,被劾归。文章师法王安石,诗为王士禛弟子,而慷慨深沉,风格与乃师不同。有《百尺梧桐阁诗集、文集、遗稿》、《锦瑟词》。
► 185篇诗文
汪懋麟的其他作品
- 《 潇湘夜雨 题大司农苍岩先生焦林书屋图 》 —— [ 清 ] 汪懋麟
- 《 望江南 其一 四时词 》 —— [ 清 ] 汪懋麟
- 《 醉公子 索粉 》 —— [ 清 ] 汪懋麟
- 《 七娘子 题画 》 —— [ 清 ] 汪懋麟
- 《 忆秦娥 其七 美人十忆 》 —— [ 清 ] 汪懋麟
- 《 钱武肃王祠 》 —— [ 清 ] 汪懋麟
- 《 减字木兰花 云渐惠酒以阳羡茶为答戏柬 》 —— [ 清 ] 汪懋麟
- 《 减字木兰花 题紫漪像 》 —— [ 清 ] 汪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