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镫(dèng):古代照明用具,也作“灯”。
- 荧荧(yíng yíng):光闪烁的样子。
- 漏尽:指刻漏已尽,即夜将尽。
- 衾(qīn):被子。
翻译
听着钟声鸣响,这钟声何时才会停息。 风停了钟声忽然也停了一下,夜将尽时就如同打更声那般急促。 青灯闪烁着光芒,罗幔被卷起,我躺在秋天的病床上,夜晚辗转难眠。 忧愁着未来的日子紧迫,思念着远方的故乡和亲人。 睡不着觉听着钟声,钟声凄凉而又清越。 一声声数着已经敲尽,可秋天的夜晚还是没有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听钟鸣”为主题,营造了一种孤寂、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对钟声的描写,以及风定、漏尽、青镫荧荧、秋衾卧病等情景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开头两句“听钟鸣,钟鸣何时息”,直接表达了诗人被钟声困扰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风定忽一停,漏尽如更急”,将风声、钟声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进一步烘托出紧张的氛围。
接下来,“青镫荧荧罗幔卷,秋衾卧病夜展转”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上的孤独和痛苦,青灯闪烁,罗幔卷起,秋被中的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忧生来日促,思亲故乡远”则道出了诗人的忧虑和思念,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故乡亲人的眷恋交织在一起,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不寐听钟鸣,钟鸣凄复清。声声数已尽,秋天犹未明”,再次强调了钟声的凄凉和诗人的不眠,以及时间的漫长和夜晚的黑暗,加深了整首诗的忧伤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