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祠

· 汪中
贤亲让天下,开国治周礼。 墨胎悲伯夷,朝鲜尊箕子。 勾吴已亡国,至德终不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泰伯:也作“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
  • 至德:极高的品德。

翻译

贤德的泰伯出让天下,建立国家并推行周礼。墨胎氏为伯夷而悲叹,朝鲜尊敬箕子。勾吴已经亡国了,但那高尚的品德始终不会衰败。

赏析

这首诗简短地概括了与泰伯相关的一些事。开篇讲述泰伯让天下之举以及建国后对周礼的重视,体现其贤德。接着提到伯夷和箕子,虽着墨不多,但增添了历史的纵深感。最后表明即使吴国已亡,但泰伯所具有的至德将永远被铭记和敬仰。全诗语言简洁,却蕴含着对先人的崇敬和对高尚品德的赞誉之情。

汪中

汪中

清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 132篇诗文

汪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