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轻舸(gě): 轻便的小船。
  • 迟迟: 行驶缓慢,形容不舍之情。
  • 解携: 分手,离别。
  • 浩浪侵愁: 大海的波涛似乎能淹没心中的忧愁。
  • 荡漾: 波光粼粼的样子,形容水面起伏。
  • 乱山凝恨: 山峦的景色仿佛凝聚了离别的愁绪。
  • 桧楫(guì jí): 柏木做的桨,古人常用以比喻忠诚或坚定。
  • 阑干: 雕饰的栏杆,此处指船头或岸边的栏杆。
  • 向西: 指夕阳西下,象征时光流逝。
  • 咫尺烟江: 形容距离虽近但水汽迷茫,像在远方。
  • 怀抱: 心中的情感或思绪。
  • 凄凄: 忧郁悲伤的样子。

翻译

你的小舟行进得如此缓慢,再三斟酌着离别的酒,实在舍不得就此分离。大浪带来的光芒映照着我的愁绪,四周的乱山仿佛也带着我的遗憾,高低起伏。你驾驶着柏木桨的船,心中的情感无法言尽,而我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夕阳慢慢西沉。虽然我们只相隔一江烟水,但请不要过于伤感,人生路还长。

赏析

这首诗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送别弟弟邓王时所作,充满了离愁别绪。诗人通过描绘轻舟、别酒、浩浪、乱山等意象,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表达了对邓王深深的依恋和担忧。邓王乘舟远去,李煜站在岸边,两人之间虽然只有咫尺之遥,但心却被浩渺的江面拉得更远。他劝慰弟弟不必过于悲凉,暗示生活还将继续,希望对方能够坚韧面对。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亲情的深情厚谊。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