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史宬(chéng):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
- 神谟:犹神谋。
- 秘典:珍贵罕见的书籍。
- 崇宬:高大的皇史宬。
- 扃钥(jiōng yuè):关闭,锁闭。
- 兰台令史: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称兰台,由御史中丞掌管,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
- 纶阁:中书省的代称。
- 元臣:重臣。
- 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 宝训:皇帝的言论诏谕。
- 瑶函:玉制的书套,对书籍的美称。
- 金匮(guì):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的铜制柜子。
翻译
五代时期神妙的谋略和珍贵的典籍流传下来,高大的皇史宬关闭紧锁显示着宏大的规制。兰台令史不愧手中之笔,中书省的重臣有着自己的职责。百代帝王明智地听取和遵从宝训,万年永远繁茂延续祖宗的宗脉。玉函金匮是前朝的制度,谨慎地以从前为鉴深深地记在心里。
赏析
这首诗是弘历对于皇史宬的赞颂和感慨。诗中描绘了皇史宬保存的重要典籍以及其承载的历史意义,突出了其庄严和神圣。强调了前代留下来的谋略、典章的重要性,也体现出对于祖宗之制的尊重和铭记。最后表达了以史为鉴的思想。整首诗气魄宏大,富有历史厚重感,展现了弘历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和敬畏之情。
弘历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在位六十年。谥纯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