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明府 其三

宏博自居韩柳前,素王妙道况亲传。 圣朝未有徐州相,莫读当时归去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明府:“明府”在古代是对县令的尊称,张明府指姓张的县令。
  • **宏博:这里指学问的博大精深。
  • **韩柳: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在文学上成就极高,倡导古文运动 。
  • **素王:指孔子。古人称孔子为素王,是说他有王者之德而无王者之位。
  • **妙道:精妙高深的学说。
  • **圣朝:指当时所处的朝代。
  • **徐州相:暂未明确其确切所指,可能是特定的某位在徐州任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且符合某种情境的官员。
  • **归去篇:一般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远离仕途的决心。

翻译

您在学问的博大精深方面,自认为能位居韩愈和柳宗元之前,何况您还亲自传承了孔子那精妙高深的学说。如今圣明的朝廷还没有出现类似徐州相那样的人物(暂不明白具体隐喻的官职情境),您可不要轻易去诵读当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即先别急着产生归隐的念头 )。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作者对张明府的赞誉以及含蓄的劝诫。开篇以夸张的手法称赞张明府学问超凡,能比肩韩柳,又强调其亲传素王妙道,突显张明府学识渊博且正统。后两句话锋一转,通过“圣朝未有徐州相”营造出一种朝廷还亟需人才的气氛,然后劝张明府“莫读当时归去篇”,委婉地劝说他不要过早产生归隐的想法。整体而言,此诗既表达出对张明府才华的肯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效力朝廷的期待,语言虽精炼却含义丰富,巧妙地将夸赞、寄托与劝勉融合在一起 。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 3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