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夜泊

· 玄烨
渔父不罹世中形,任意飘流夜泊汀。 惟有长闲心静处,何如名利系朝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罹(lí):遭受苦难或不幸。

汀(tīng):水边平地。

翻译

渔夫不会遭受世间各种形态的困扰,随意漂流在夜晚停泊在水边平地。只有长久处于悠闲内心平静之处,怎么比得上被名利系缚在朝廷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渔夫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受世间纷扰,随心漂流,夜晚随意找个水边停泊。通过将渔夫的悠闲自在与朝廷的名利束缚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世俗名利的生活的向往之情,也体现出一种对宁静、淡泊境界的追求。诗虽简短,但意蕴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玄烨

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世祖第三子。顺治十八年正月嗣位。次年改元康熙。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鳌拜掌实权,八旗勋贵得势。六年,亲政。八年,逮捕鳌拜,革职禁锢。从此政治渐趋宽厚,永禁圈地,饬旗人不得虐待奴婢;又改内三院为内阁及翰林院。帝即位之初,清军攻灭云南南明永历政权,然三藩割据,尾大不掉;俄国侵略黑龙江流域;郑氏台湾政权亦与清朝对立。十二年,宣布撤藩,吴三桂等叛。嗣后用兵八年,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二十二年,使施琅统兵攻台,消灭郑氏政权。旋设台湾府、县等官。二十四年,派兵围攻雅克萨,驱逐俄国侵略军。二十八年,与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以后因准噶尔部叛乱,于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亲自领兵出征。五十九年,又派兵平定西藏极少数贵族分子勾结准部叛乱。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局面于此大为加强。在位时开博学鸿词科,修《明史》、《一统志》等,笼络汉族知识分子,重用汉臣徐乾学。亲政后,除《南山集》案外,少有以文字得罪之人。于经史理学之外,又从西洋传教士习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对本国士人,仍以科举取士,提倡程朱理学,而未尝推广西学知识。曾六次南巡,开支浩大,然途中考察河工,有所指示。对人民负担情形,比较注意。五十一年,宣布从该年起所生人丁为“盛世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晚年吏治积弊渐多,诸子各树党羽,政局日趋复杂。卒谥仁皇帝。 ► 11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