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永仁见赠

怜君泣血依坟墓,虽设衡门不妄开。 盈几贝多翻百遍,同龛弥勒礼千回。 夜寒幽鸟窥香火,岁暮邻僧数往来。 何日为余重扫榻,卧听松韵落清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龛(kā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
  • 贝多:梵语“贝多罗”的简称,指贝叶树,其叶可以用来书写佛教经文。
  • 弥勒:佛教菩萨名。

翻译

可怜你伤痛地依偎在坟墓旁,即便设有简陋的房屋也不随便打开。满桌的贝叶经反复翻阅许多遍,在同一佛龛前向弥勒菩萨礼拜上千回。夜晚寒冷时有幽鸟偷偷窥探香火,年终时邻家僧人多次往来。什么时候能再为我打扫床铺,我好卧着聆听松涛声落下清幽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缅怀和其宗教生活。诗中通过“泣血依坟墓”“衡门不妄开”展现友人的悲痛和对逝者的留恋。“盈几贝多翻百遍,同龛弥勒礼千回”体现其对佛法的虔诚。“夜寒幽鸟窥香火,岁暮邻僧数往来”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最后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再次为自己准备好休息之处,一同感受那种松涛传来的清幽悲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友人的形象与心境。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