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弘伎自关中游蜀山

太华峰前西别秦,锦江持钵度馀春。 经冬不散峨嵋雪,一夕轻消面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需要特别注释的词语。

翻译

释弘伎从关中地区出游到蜀山,在太华峰前向西辞别了秦地,拿着钵在锦江畔度过剩余的春天。经历冬天也不消融的峨嵋山的雪,一个晚上就轻易地消失在面壁修行的人眼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释弘伎的游历情景。首句点明他从关中而来,前往蜀山。“太华峰前西别秦”既指出了地理位置的转换,又带有一种离别的氛围。“锦江持钵度馀春”则展现了他在锦江畔的生活状态。后两句聚焦于峨嵋山的雪,“经冬不散”突出其长久,而“一夕轻消面壁人”则充满了禅意与空灵之感,仿佛雪因某种神秘的力量在瞬间消逝,给人以无尽遐想,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全诗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人物活动的叙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皇甫汸

皇甫汸

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 1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