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兴
西野皓积雪,故人清赏违。
扁舟泛明月,聚首良可期。
浩有握手志,而无觌面私。
情深岂惮远,情尽返不疑。
往复成吾趣,何必待渠知。
晋人事脱略,风致画图宜。
志士勖前脩,何言清旷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阴兴:这里化用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体现一种随性、高雅的兴致。
- 皓(hào)积雪:洁白的厚厚的积雪。“皓”,洁白。
- 清赏违:错过一起清雅游玩观赏的机会。“违”,违背、错过 。
- 扁(piān)舟:小船。
- 聚首:相聚。
- 浩有:怀有。
- 觌(dí)面:见面。“觌”,相见 。
- 惮(dàn):害怕。
- 何言:不要说。
- 清旷:清远旷达。
- 勖(xù):勉励 。
- 前脩:前代的贤人。脩,同“修”。
- 脱略:轻慢、不拘束。
翻译
西边郊野覆盖着洁白深厚的积雪,可惜错过了与老友一同清赏雪景的机会。乘上小船在明月照耀的水面上泛游,相信与老友相聚的日子终会到来。心中满怀着与老友握手谈心的愿望,并非为了见面后的私情。情谊深厚怎会惧怕路途遥远,情谊若是已尽即便归来也毫不犹豫。这样来来去去本就是我的乐趣所在,又何必非要让他知晓。晋代的文人做事洒脱不拘,他们的高雅风致真适合画入图中呀。有志之士应当勉励自己向古代的贤人们学习,不要总说什么清远旷达就是唯一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山阴兴”为题,开篇描绘雪景,因雪引发对与友人一同清赏的期待,然而“故人清赏违”,为后文抒发情怀埋下伏笔。“扁舟泛明月,聚首良可期”,展现出诗人豁达的心境,即便错过当下,仍对未来相聚充满希望。诗中“浩有握手志,而无觌面私”表达出友情的纯粹,不是为了私利,而是纯粹的志同道合。“情深岂惮远,情尽返不疑”两句深刻地阐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态度,情之深浅由路途距离来检验,情尽时也能决然放手,体现出诗人洒脱又果断的性格。“往复成吾趣,何必待渠知”则进一步将个人的兴致升华,表明兴之所至全在自身,无需他人知晓。“晋人事脱略,风致画图宜”通过对晋代文人洒脱作风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魏晋风度的向往。最后“志士勖前脩,何言清旷为”表达出诗人的志向,不仅满足于清旷洒脱的姿态,更鼓励自己和有志之士学习前代贤人,有更深远的追求,使整首诗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