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喻歌

重铠双兜牟,雄儿赌身命。 刀前拜弟兄,一心不一姓。 野火烧着天,野鸭自涂泥。 十旬九不饭,射得丫角麋。 长弓鹿角张,羽箭大于檐。 死作残髑髅,不为野狸啖。 男儿刀瘢满,老父莫相怜。 我有翁老时,翁无我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兜牟(dōu móu):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 十旬:一百天。
  • (mí):麋鹿。
  • 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骨,一般指骷髅。

翻译

战士们身着重重的铠甲,头戴双层头盔,英勇的儿郎们以性命相搏。 在刀前结拜为兄弟,虽是异姓却同心。 野火烧得天空通红,野鸭在泥中翻滚。 一百天里有九十天吃不上饭,却能射获长着丫角的麋鹿。 长弓如鹿角般张开,羽箭比房檐还粗大。 即便死后成为残缺的骷髅,也不愿被野狸吞食。 男儿身上刀痕遍布,老父亲不要怜悯。 我有衰老的时候,而父亲却无法再回到少年。

赏析

这首《企喻歌》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战士们的生活与心境。诗中通过对战士们的装备、行为以及生活状况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坚韧。“重铠双兜牟,雄儿赌身命”,表现出战士们的无畏精神;“刀前拜弟兄,一心不一姓”,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野火烧着天,野鸭自涂泥。十旬九不饭,射得丫角麋”,描绘了艰苦的环境和战士们的生存状态,尽管条件恶劣,但他们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技能获取食物。“长弓鹿角张,羽箭大于檐。死作残髑髅,不为野狸啖”,进一步强调了战士们的强大和他们的骨气。最后,“男儿刀瘢满,老父莫相怜。我有翁老时,翁无我少年”,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苍凉,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代战士们的豪情与悲壮。

彭孙贻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谋,一字羿仁。明拔贡生。父以守土死于赣州,奔走求遗骸,布衣蔬食二十余年。后家居不出。诗词均工。乡人私谥孝介先生。有《茗斋集》、《茗斋诗馀》等。 ► 35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