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惊心怕倚阑家山千里暮云寒桑田俯仰人间世菽水团栾梦里欢衡石事严宵漏尽博山香暖瑞烟团故人今日皆天上还有双鱼寄脍残 其三

· 童冀
小楼醉起怕危阑,豪杰当年骨已寒。 汉武虚闻召徐乐,宇文肯复识高欢。 草荒陋巷车无迹,花满征袍锦作团。 昨夜壮游还入梦,苍龙观阙月初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节物:应时节的景物。
  • 倚阑(lán):靠着栏杆。
  • 桑田俯仰人间世:“桑田”出自“沧海桑田”,指世事巨变;“俯仰”表示时间短暂,在人间世间事物变化迅速。
  • 菽(shū)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常表示对长辈的供养。
  • 团栾(luán):团聚。
  • 衡石(shí)事严:衡石是称量工具,这里指政务繁忙严谨。
  • 宵漏尽:夜里的滴漏(古代计时工具)快要滴完,指夜晚将尽。
  • 博山:博山炉,一种香炉。
  • 双鱼:代指书信。
  • 脍(kuài)残:指吃剩下的鱼肉。
  • 危阑:高栏杆。
  • 虚闻:徒然听说。
  • 召徐乐:汉武帝时曾召见徐乐等贤士。
  • 宇文:指宇文氏,南北朝时期的统治家族 。
  • 高欢:东魏权臣。
  • 草荒陋巷:指居住地方偏僻荒凉,杂草丛生。
  • 车无迹:没有车马的踪迹,形容人迹罕至。
  • 征袍:出征时穿的战袍。
  • 苍龙:指宫殿。
  • 观阙(què):宫殿门前的望楼,指宫殿。

翻译

看到应时的景物心里一惊,害怕倚靠栏杆。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傍晚的云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这世间世事变化如沧海桑田般迅速,只能在梦里享受与家人普通饮食的团聚欢乐。政务繁忙,夜晚即将过去,博山炉中香暖,香烟袅袅。往日的朋友们如今都已身处天上(离世),现在还有书信寄来告诉我旧时的生活点滴。

从小楼醉酒醒来,不敢靠近那高高的栏杆,当年的豪杰如今尸骨都已寒凉。汉武帝白白地听闻召见徐乐的事,宇文氏又怎会再认识高欢呢。偏僻简陋的小巷杂草丛生,没有车马的痕迹,出征的战袍上花团锦簇像用锦缎做成。昨晚意气风发地出游还进入了梦境,梦到苍龙般的宫殿在初残的月光下朦胧伫立。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借景抒情,“节物惊心怕倚阑”“小楼醉起怕危阑”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伤感,怕看到引发愁思的景色。通过“桑田俯仰人间世”等句直接抒发对世事巨变的感叹,而“菽水团栾梦里欢”又体现了对美好往昔、亲情团聚的怀念只能在梦中实现的遗憾。诗中还运用典故,“汉武虚闻召徐乐,宇文肯复识高欢”,以历史人物和故事类比,感慨杰出人物的逝去和世事的变幻。描写“草荒陋巷车无迹,花满征袍锦作团”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世态炎凉。最后“昨夜壮游还入梦,苍龙观阙月初残”以梦境与眼前现实相联系,月光下的宫殿如梦似幻,再次强化了对时光消逝、往昔不再的哀愁,全诗境界开阔且基调哀伤,语言含蓄而情感深沉。

童冀

明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 3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