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没自吟

· 董沄
我非污世中者俦,偶来七十七春秋。 自知此去无些染,一道天泉月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没(mò):临死。“没”通“殁”,死亡 。
  • 污世:污浊的尘世。
  • 中者俦(chóu):同类人。“俦”意为伴侣、同类。
  • 春秋:指代岁月、年龄。
  • 些染:一些牵挂、沾染。这里指心中没有尘世的牵累。
  • 天泉:这里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泉水,象征纯净美好,也可指代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翻译

我并非是那污浊尘世中的同类人,偶然间已经走过了七十七个岁月。自己心里明白从此离去不会有丝毫尘世的沾染牵挂,就如同那一道清澈天然的泉水,在明月下自在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董沄临死前之作,充分展现出其超脱尘世的心境与高洁品性。首句“我非污世中者俦”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立场,奠定了全诗高雅清逸的基调 。“偶来七十七春秋”以平淡从容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给人一种历经沧桑却又淡然处之的感觉。后两句“自知此去无些染,一道天泉月自流”境界升华,通过对死后状态的描述,仿佛超脱了生死界限,化为纯净之物,如同天泉映照着明月自在流淌,不受尘世干扰,营造出空灵、静谧、高洁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内涵却深邃超脱,读来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追求精神纯净与自由的境界 。

董沄

明杭州府海宁人,字复宗,号萝石、白塔山人、从吾道人。以能诗名。嘉靖初,年六十七,游会稽,闻王守仁良知之说,遂师事之。有《董从吾稿》。 ► 11篇诗文

董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