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其一 蟹

新霜晚渡,见燃苇鸿天,落潮鱼步。 尽掩青筐缚急,腥涎齐吐。 津门水市无人问,听轧轧、小车鸣路。 携来九陌,不知还有,酒徒闲否。 又何况、乡园秋暮,任空江筑舍,断沙名浦。 酥片金穰那管,玉纤黏住。 橙阴菊外登高宴,捉鲖阳、瓮边铸侣。 年年长擘,烛斜画舫,水凉朱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枝香:词牌名。
  • 鸿天:高远的天空。
  • 鱼步:水产品交易的地方。
  • 津门:天津的别称,此处泛指水边的城门。
  • 水市:水边的集市。
  • 九陌: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
  • 乡园:家乡的田园。
  • 酥片金穰(ráng):形容蟹黄和蟹肉像酥片一样金黄且丰满。
  • 玉纤:女子纤细的手指。
  • 鲖(tóng)阳:鱼名。即“鳢(lǐ)鱼”,俗称“黑鱼”。

翻译

傍晚的秋霜刚刚降临,看见那燃烧的芦苇映照着高远的天空,退潮后的鱼市。人们急忙把螃蟹都掩盖在青色的筐子里捆绑起来,螃蟹们吐出腥涎。天津水边的集市无人问津,只听见那小车在路上发出轧轧的声响。把这些螃蟹带到繁华的都城大道,不知道是否还有酒友们有闲情品尝。

更何况是在故乡的秋暮时节,任凭在空阔的江边搭建屋舍,在那沙岸水浦停留。哪管那蟹黄蟹肉如酥片般金黄丰满,只是女子的纤细手指会被蟹肉黏住。在橙黄的树荫和盛开的菊花外举行登高的宴会,和那些捕鱼捉蟹的伙伴们在瓮边相聚。年年都常常剥开蟹壳品尝,在烛光斜照的画舫中,在水凉的朱门大户里。

赏析

这首词以描绘秋霜时节的螃蟹为主题,通过对螃蟹的捕捞、运输以及人们食用螃蟹的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秋的韵味和人们的生活情趣。上阕着重描写了螃蟹的捕捞和运输场景,“新霜晚渡”点明了时间和环境,“燃苇鸿天,落潮鱼步”营造出一种萧索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尽掩青筐缚急,腥涎齐吐”形象地描绘了螃蟹被捕获后的情景。下阕则进一步描述了人们在乡园秋暮时品尝螃蟹的情景,“乡园秋暮”烘托出一种思乡的情感,“酥片金穰那管,玉纤黏住”细腻地描写了螃蟹的美味和食用时的情景,“橙阴菊外登高宴,捉鲖阳、瓮边铸侣”则表现了人们在秋日的欢乐聚会。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对螃蟹这一秋季特色美食的描写,传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