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十六

风观痴甚,形骸老生。 眉棱阴觉重,鼻息静还清。 二仪未兆,一点圆明。 霜洗斗牛湿,秋晴河汉横。 莫将毫忽痕空性,向道环中长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人:指修禅的人。 化主:募化的僧人。 写真:画像。这里指向僧人请求为自己画像并希望僧人为此题赞语。
  • 风观(guān)痴甚:“风观”可理解为外在的表象观感;“痴甚”指非常痴愚的样子 。
  • 形骸(hái)老生:“形骸”指人的身体;“老生”形容身体衰老。
  • 眉棱(léng):指眉毛下面的部位 。
  • 二仪未兆:“二仪”通常指天地;“未兆”指还没有显现出征兆,即天地还未形成之时 。
  • 一点圆明:指心灵或本性本来纯净光明。
  • 斗牛(dǒu niú): 斗宿和牛宿,是天上的星宿。
  • 河汉:银河。
  • 毫忽:形容极其细微 。
  • 环中:指虚空、中空之处,也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地。

翻译

外在看上去极为痴呆,身体已经满是衰老之态。眉毛下面透着浓重的阴气之感,静谧之中鼻息清朗。在天地混沌还未形成之际,唯有那一点纯净光明的本性。寒霜仿佛清洗了星空致使斗牛二星被打湿,秋夜晴朗时银河横于天际。不要以极其细微的痕迹去探寻空性,只向着那无是非的境界,长久地拥有太平安宁。

赏析

这首诗整体蕴含着浓厚的禅意。开篇“风观痴甚,形骸老生”描绘出一种外在痴愚、身体衰老的形象,暗喻人不应执着于外在的表象和肉身的衰老。接着“眉棱阴觉重,鼻息静还清”,从细微之处刻画,暗示修行之人即便外在有变化,但内心依然有着清宁沉稳的力量。

“二仪未兆,一点圆明”进入了对形而上的探讨,突破了时空限制,点明在天地未开之时,人的本性本就纯净光明。“霜洗斗牛湿,秋晴河汉横”用开阔宏大的自然景象,霜与星辰、晴夜与银河,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传达出寂静空灵的心境。

最后“莫将毫忽痕空性,向道环中长太平”则点明主旨,教诲人们不要凭借细微的迹象去妄度空性,而是应处于无是非的平静境界中,追求心灵真正的太平与安宁,引导人们超越尘世的繁杂,回归内心本源。整首诗通过形象、意境以及深邃的禅理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感悟禅道。

释正觉

释正觉,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1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