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四十

净不涉缘,照不对物。 用无去来之相,混无彼我之心。 稳稳密密,玲玲珑珑。 宛转虚玄事不彰,明暗只在影中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偈颂(jì sòng) 佛经中的唱词,通常蕴含佛教义理 。
  • 净不涉缘:纯净、清净的本心。 涉缘:参与、关联外界的因缘,指内心纯净不被外界因缘所干扰 。
  • 照不对物:指心灵的观照、映照。 对物:面对、针对外界事物,是说这种心灵的观照不执着于外在的物象 。
  • 用无去来之相:发挥作用。意思是在发挥作用的时候,没有显现过去和未来等变化的形相。
  • 混无彼我之心:融合、统一 。即内心不区分彼此,没有你我分别的念头。
  • 稳稳密密:形容状态安稳、周密,不外露、不张扬 。
  • 玲玲珑珑: 形容精巧、空灵,有一种通透的感觉 。
  • 宛转虚玄宛转:辗转、曲折。 虚玄:虚幻、玄妙。整体指事理曲折又幽深玄妙 。
  • 不彰:不彰显、不明显 。
  • 明暗只在影中圆:明亮和黑暗只在光影之中循环圆满,意味着事物的明与暗都在相互转化、和谐共生 。

翻译

内心纯净不受外界因缘干扰,心灵的观照不执着于外界物象。作用展现之时没有去和来的形相,内心融合没有彼此的分别之念。它安稳周密,又精巧空灵。曲折玄妙的事并不彰显,明暗的交替只在光影之中圆满呈现 。

赏析

这首偈颂围绕着佛教对心性的精妙阐释。开篇“净不涉缘,照不对物”,直接阐明了心灵应达到的纯净超脱之境,不受世俗因缘和物象牵累。“用无去来之相,混无彼我之心” 进一步深化这种境界,强调在行为与思虑中摒弃对事物分别与执着。 “稳稳密密,玲玲珑珑” 生动描述了这种境界的内在状态,既安稳又空灵。后两句 “宛转虚玄事不彰,明暗只在影中圆” ,以一种幽深的话语暗示,那些奇妙玄虚的道理不必彰显于外,世间明暗转化犹如光影循环自有圆满之态,富有禅机妙趣 。整首偈颂通过简洁抽象的语句,传达出佛教对心性的透彻领悟,引导人去感悟内心的空灵寂静与世界的无常圆通 。

释正觉

释正觉,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1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