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额

镜槛初开,宜对粉题,休笼紫纶。 记折花共剧,兰云才覆,涂妆伊始,翠钿曾安。 惯叠纤罗,微嫌短发,手袅红丝着意删。 犀梳敛护,貂茸一剪,阁住轻寒。 日斜倚小门阑。 但端正、窥人莫便还。 见障羞月扇,低时半露,吹愁梅瓣,点处成斑。 素柰看匀,小蝉比并,料是诗人想像间。 蜂黄浅,爱夕阳无限,映取遥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镜槛:指镜子和栏杆。

粉题:在粉墙上题诗或题词。

紫纶:紫色的丝线。

兰云:像兰花一样的云。

翠钿:用翠玉制成的首饰或装饰品。

纤罗:细薄的丝织品。

貂茸:貂皮上的细毛。

犀梳:犀牛角制成的梳子。

:古书上指一种类似花红的果子。

蜂黄:一种黄色颜料,用以涂饰蜂的翅膀。这里借指淡黄色。

翻译

镜子和栏杆刚开始呈现,正适合对着粉墙题诗,不要用紫丝线来笼罩。记得一同折花玩耍剧烈之时,如兰花般的云刚刚覆盖,开始涂抹妆容时,翠玉首饰曾经安放。习惯了叠着细薄的丝织品,稍微嫌弃短发,用手扭着红丝线特意修剪。用犀牛角梳子收敛整理保护,像貂皮上细毛一样的头发剪完,拦住了轻微的寒冷。

太阳西斜靠着小门槛。只要端正地看着人不要随便返回。看见那如遮月的扇子,低下来时半遮半露,吹动那像愁苦梅花的花瓣,点到之处形成斑痕。那白色的果子看上去很均匀,和小蝉相比并立,想来是诗人想象之间的情景。淡黄色的,喜爱那夕阳的无限美好,映照出远处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妆容、姿态以及周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典雅、柔美的氛围。词中对女子的行为、容貌以及身边事物的刻画十分生动,如“惯叠纤罗,微嫌短发,手袅红丝着意删”等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女子的动作和心理。“见障羞月扇,低时半露,吹愁梅瓣,点处成斑”则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女子的羞涩和周围环境的优美。整体上,这首词语言精致,意境含蓄,表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细腻描绘能力。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