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湿云:湿度大的云。
- 笼雾:笼罩着雾气。
- 晓色看成暮:把清晨的天色看成了傍晚。晓色,清晨的天色;暮,傍晚。
- 风约住:被风约束住,意思是雪花似乎被风控制住而没有肆意飘落。
- 蓟(jì)门:地名,在今北京德胜门外,这里代指北京一带。
- 历头:历书。
- 简到:翻到。
- 残年:岁末,一年将尽的时候。
- 客怀:客居他乡的情怀。
- 凄然:凄凉悲伤的样子。
- 苍烟:灰白色的烟雾。
翻译
潮湿的云层笼罩在雾气之中,清晨的天色看起来竟如同傍晚一般昏暗。空中的雪花像是被风约束住了,十月的北京竟飘起了雨。 我翻开历书,已然翻到了岁末,客居他乡的我,心情愈发觉得凄凉悲伤。大地上已经看不到枯黄的树叶,整片树林中唯有灰白色的烟雾弥漫。
赏析
这首《清平乐》营造出了一种极为凄清落寞的氛围。开篇“湿云笼雾,晓色看成暮”,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一开始就奠定了阴沉、压抑的基调,将清晨却仿若黄昏的奇异景象描绘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时光紊乱、心情压抑的氛围。“空里雪花风约住,十月蓟门飞雨” ,进一步展现了天气的反复无常与奇特,十月的北京本应是寒冷多雪,可此时雪花似被风制约,竟下起了雨,这种不同于常理的气候现象,无不衬托出客居之人内心的纠结与不安。
下阕转入对内心情绪的刻画,“历头简到残年,客怀转觉凄然”,通过翻开历书知晓岁末将至,直接抒发了客居他乡之人在时光流逝面前的哀伤与凄凉,那种漂泊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最后“满地已无黄叶,一林唯有苍烟” ,以景作结,满地不见黄叶,树林中只有苍烟弥漫,萧索的景象将词人内心的凄楚之情渲染得更加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感同身受那种岁暮之际、客居异地的孤寂与惆怅。整首词情景交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
朱彝尊的其他作品
- 《 小桃红 其一 送德尹还里 》 —— [ 清 ] 朱彝尊
- 《 菩萨蛮 其四 秋日陪刘增美中丞饮冶源亭子爱其山水竹树之胜题壁四首 》 —— [ 清 ] 朱彝尊
- 《 临江仙 寒柳 》 —— [ 清 ] 朱彝尊
- 《 七夕立秋王方伯 席上和毛(丙午) 》 —— [ 清 ] 朱彝尊
- 《 积雨八首 其八 (甲戌) 》 —— [ 清 ] 朱彝尊
- 《 点绛唇 九日同顾宁人、陆翼王登孙氏石台,赋呈退翁少宰 》 —— [ 清 ] 朱彝尊
- 《 朝中措 》 —— [ 清 ] 朱彝尊
- 《 华阳精舍赠源上人(癸卯) 》 —— [ 清 ] 朱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