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 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 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 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刺绣: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
  • 深闺:旧时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 方便:这里指随机、随意。
  • 弱线:指细细的丝线。

翻译

在深深的闺房中进行刺绣,总是充满了愁苦的滋味。随意地让人看刺绣,也不把帘子垂到地面。纤细的丝线频繁地挑动,有着碧绿青红各种不同的色彩。倘若要绣鸳鸯,那就只绣睡着的鸳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深闺中女子刺绣的情景和心境。深闺常给人一种封闭、孤独的感觉,女子在其中刺绣,内心满是愁绪,似乎暗示着她的寂寞与哀怨。“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显示出女子的一点随性。“弱线手频挑”展现了她刺绣时的专注与熟练。结尾说若绣鸳鸯只绣睡鸳鸯,别有一番深意,睡鸳鸯有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或许也反映出女子内心对平静、安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婉约、柔美的意境。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