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夜月清甚与张子同玩感述

高旻荡浮翳,仲冬淑气清。 凉夜何未央,憩坐临前楹。 舒景扬云端,皓魄委广庭。 灏英鲜瑶席,华彩鉴雕棂。 稍稍风露重,微微河汉明。 眷兹天宇宽,展宴谐芳朋。 抚景遗俗迫,即事寡氛婴。 岂惟祛烦积,亦以湛心灵。 戒盈君子德,和光达士情。 葆曜贞有孚,养晦善自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旻(mín):高天。
  • 浮翳(yì):指浮云。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未央:未尽,未已。
  • 皓魄:明月。
  • 灏英:洁白的月光。
  • 瑶席:形容华美的席面。
  • 雕棂(líng):有雕花的窗棂。

翻译

高远的天空扫荡了浮云,仲冬时节气候清和。清凉的夜晚没有尽头,休憩而坐面对着前面的柱子。舒展的景色升上云端,明亮的月亮委身于宽广的庭院。洁白的月光洒在华美的席面上,华彩映照在雕花的窗棂上。渐渐风露加重,微微银河明亮。眷恋这天宇的宽广,摆宴与芳朋和谐欢乐。抚弄景色没有世俗的逼迫,面对事情很少有世俗的纷扰。哪里只是去除烦忧堆积,也是用来浸润心灵。警戒自满是君子的品德,应和光芒是达士的情怀。保持光辉真诚可信,韬光养晦善于成就自己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仲冬月夜景象,诗人与友人张子一同游玩欣赏,在这清幽的氛围中感悟人生。诗中先是描写了天空澄澈、月色皎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环境。接着描述了与朋友宴乐的场景,表现出友情和欢乐。通过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感悟到要去除烦忧、纯净心灵,同时强调了君子应有的品德和达士的情怀,以及保持自我、收敛光芒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终河南参政,以忤夏言落职归。古文卓然成家,师法曾、王,与唐顺之齐名,而自以为过之。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有《遵岩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