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喜山僧摘杨梅至

一望山坳红紫堆,皋亭五月熟杨梅。 家家火树垂千缬,日日冰盘荐百枚。 尚拟趁晴看饱去,却怜和雨摘将来。 莫论风味如西碛,齿软还须嚼几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坳(ào):山间的平地。诗中描绘杨梅集中生长的地方。
  • 皋亭:地名,皋亭山在今浙江杭州东北。
  • 火树:形容杨梅树果实累累、颜色鲜红,如同着火的树,突出杨梅成熟时鲜艳的景象 。
  • 千缬(xié):缬,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千缬”形容众多的杨梅像无数带有花纹的织物,挂在树上十分繁茂。
  • 冰盘:很洁净、凉爽的盘子,用来盛放新鲜的杨梅,体现杨梅被精致对待。
  • :进献、送上。
  • 尚拟:还打算。
  • :爱,这里是赞赏山僧冒雨采摘送来的举动。
  • 西碛(qì):西碛山,所产杨梅以风味绝佳闻名 。

翻译

一眼望去,山坳里红紫的杨梅堆积成一片,皋亭山在五月时杨梅熟透了。家家户户的杨梅树像着火一般,垂下密密麻麻如同带有花纹织物的累累果实。每天都用清凉的盘子送上成百颗杨梅。本来还打算趁着天晴去看个够、吃个饱,却很赞赏山僧冒着雨把杨梅采摘送来。别说这杨梅的风味是否能与西碛山的相比,即便吃得牙齿发软,也还得再嚼上几回才过瘾。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皋亭山五月杨梅丰收的欢快画卷。开篇“一望山坳红紫堆”,直接展现出杨梅成熟时漫山遍野的繁盛景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火树垂千缬”形象地将挂满果实的杨梅树比作着火的树,“千缬”一词生动写出果实的繁茂与色泽鲜艳。“家家”“日日”强调杨梅的普遍和充足,体现出当地杨梅丰收的喜悦氛围。颔联进一步刻画这种丰收,“冰盘荐百枚”,展示了人们对杨梅的珍视。颈联中,诗人“尚拟趁晴看饱去”的计划被山僧“和雨摘将来”打乱,转变自然,既体现出诗人对前往观赏的期待,又衬托出山僧送杨梅这一举动的美好与人情味。尾联拿当下的杨梅与著名的西碛杨梅作比,却并不执着于胜负,只说即便吃到牙齿发软也要多品尝,将诗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反映出皋亭杨梅的非凡魅力。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对杨梅果实和生活的热爱。

李流芳

李流芳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茂宰,又字长蘅,号香海,又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两应会试不第,遂绝意进取,誓毕其余年,读书养母,刳心学道,以求正定之法。工诗善书,尤精绘事。知县谢三宾合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及流芳诗,刻为《嘉定四先生集》。居南翔里,其读书处名檀园。有《檀园集》。 ► 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