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 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 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 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 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 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拼音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