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 李贽
元宵真是可怜宵,独对孤灯坐寂寥。 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可怜宵:值得怜悯、同情的夜晚 。
  • ****寂寥(jì liáo)**:冷落寂寞,形容寂静空旷,没有声音。
  • 斋居:指家居时的素食生活,这里指清心寡欲的生活。
  • 嗔(chēn)心:指生气、发怒的念头。

翻译

元宵佳节本应是热闹欢乐的,可我正身处这极度冷清寂寥的夜晚,独自对着一盏孤灯枯坐。要不是平日里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修养性情,这寒冷的风雪都快要把我的愤怒与烦闷之情撩拨起来了。

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佳节之热闹与诗人自身处境形成强烈反差开篇,展现出诗人在本该欢乐团圆的节日里无比孤独寂寞的心境 。“独对孤灯坐寂寥”一句,画面感极强,通过简单的意象勾勒,就把诗人形单影只、静坐于灯下,周围一片冷清寂静的情景生动呈现。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到内心世界,表明在如此恶劣的心境之下,幸亏日常“斋居”修养出的心性发挥作用,不然嗔怒之心恐怕早已被这寒夜的风雪所动摇。这种表达既体现出诗人自我修养的作用,同时也隐晦地表达出他在孤寒处境中的无奈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洁又饱含辛酸,从侧面隐隐透露出诗人复杂而又孤独的人生境遇。

李贽

李贽

明福建晋江人,回族,字卓吾,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别号温陵居士。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讥刺时之讲周、程、张、朱者,谓皆口谈道德,心存高官,志在巨富,品格反不如市井小夫。晚年往来南北两京、济宁等地。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劾,以“离经叛道”、“勾引士人妇女,到庵里听讲”为罪状,甚至捏造“与妓女白昼同浴”等无稽之谈,下狱,自刎死。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