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搜书舍为廖太守赋
蒋生径里足清阴,陶翁篱落皆黄金。
晴山先生书满屋,亦有花竹清人心。
栋云飞尽日杲杲,玉华峨峨插晴昊。
境静应无俗客来,诗成自把芳樽倒。
有时寻壑复经丘,历历平生旧钓游。
春风高树啼黄鸟,秋水方塘泛白鸥。
真乐由来无内外,观物搜书两无碍。
说向傍人会者稀,高谈空自超三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蒋生径(jìng):东汉蒋诩,辞官隐居后,在住宅前竹下开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蒋生径”指称隐者所居。
- 陶翁:指陶渊明,其爱菊,常以菊花入诗。
- 篱落(lí luò):篱笆。
- 杲杲(gǎo gǎo):明亮的样子。
- 玉华:美好的花,也可代指玉山等美好的景物,此处结合语境当指山峰。
- 峨峨(é é):高耸的样子。
- 晴昊(qíng hào):晴空,蓝天。
- 芳樽(fāng zūn):精致的酒杯,代指美酒。
- 寻壑经丘:指游山玩水。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 历历(lì lì):清楚分明的样子。
- 钓游:钓鱼和游玩。
- 真乐:真正的快乐。
- 傍人(bàng rén):旁人。
- 三界:佛教用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指超出于世俗世界。
翻译
在蒋生般幽静的小径旁,满是清幽的绿荫;犹如陶渊明家篱笆边绽放的金黄秋菊。晴山先生的书舍中书堆满了屋子,还有那花竹令人内心清爽安宁。屋梁上的云都飘散尽了,白日亮堂堂的,那巍峨的玉山高高地插入蓝天。这宁静的环境应该没有庸俗的客人前来打扰,诗写成后,晴山先生便自个儿举起美酒痛饮。有时晴山先生去探寻山谷,走过山丘,往昔那些清楚分明的垂钓游玩的经历涌上心头 。春风中高树上黄鸟啼鸣,秋水的方塘里白鸥浮游。真正的快乐本不分内外,赏观万物、研读诗书都毫无阻碍。只是把这快乐说给旁人听,能领会的人太少了,即便高谈阔论也只是独自超脱于世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关于晴山先生书舍的清幽雅致以及晴山先生的生活情趣。开篇以“蒋生径”“陶翁篱”典故起笔,暗示晴山先生如同隐者般高雅。书满室与花竹相映,表明先生既具书香气质又热爱自然。“栋云飞尽”“玉华峨峨”描绘出开阔明朗、宁静高远的环境。“境静无俗客”可见此地远离尘世喧嚣。“寻壑经丘”回忆旧钓游,展现出先生热爱山水、怀念往昔生活。 “春风”“秋水”句中鸟语鸥游,充满生机又宁静闲适。诗人通过描绘晴山先生的生活,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自在、享受自然与诗书乐趣的境界。最后以旁人难会真乐,凸显出这种境界的超凡脱俗与孤寂,流露出对晴山先生高雅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