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竹

· 杨载
嶰谷阴寒石如铁,二龙僵立露骨节。 春雷动地万物活,畏汝飞腾冲石裂。 攒青聚绿生岩幽,海涛声引风飕飕。 年年三伏林下卧,白昼憀剽如深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嶰(xiè)谷:山谷名,传说为黄帝时伶伦取竹制笛处。这里指幽深的山谷。
  • 僵立:直直挺立。
  • 攒(cuán):聚集。
  • 憀剽(liáo piāo):空虚、凄清的样子 。

翻译

在那幽深寒冷的山谷中,石头坚硬得犹如铁块一般。有两株竹子如僵立的巨龙,毫不掩饰地露出骨节。春雷震动大地,世间万物都复苏焕发生机,竹子似乎也受到鼓舞,令人害怕它们突然腾飞而起,冲破石头。青葱翠绿的竹子聚集生长在这幽静的山岩之中,风吹过发出如海涛般的声响,带来飕飕的凉意。每年三伏天炎热时,人躺在这竹林之下,就算大白天也觉得像深秋一样,感到孤寂而凉爽。

赏析

这首《题墨竹》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人紧紧围绕所画墨竹展开描写,起笔描绘竹子生长的环境,“嶰谷阴寒石如铁”描绘出一种幽深、寒冷且坚凝的氛围,为墨竹的出场做铺垫。“二龙僵立露骨节”,将竹子比作僵立的巨龙,以奇特的想象生动展现出竹子刚劲、挺拔的姿态以及独特风骨。“春雷动地万物活,畏汝飞腾冲石裂”进一步发挥想象,由春雷催发生机联想到竹子在春雷感召下似要飞腾,极富动态感,写出竹子蕴含的蓬勃活力。“攒青聚绿生岩幽,海涛声引风飕飕”直观地描绘了竹林生长的繁茂之态以及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营造出生动的画面感,让人好像亲眼见到那片幽谧的翠竹。“年年三伏林下卧,白昼憀剽如深秋”则从人的感受写,体现出竹林的清幽凉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整首诗用词精妙,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生动展现了墨竹的神韵,借竹表达出对自然之物坚韧品格的赞叹以及自身的复杂心境 。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