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何所之:去哪里。“之”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去、到。
- 如许:如此,这么。
- 延世赏:绵延世代受到赞赏。 延:延续、绵延。
- 流俗重民疑:意为世俗的偏见看重民众疑惑。 流俗:世俗、一般人的见解。 重:看重、重视。
- 江湄 (méi):江边。 湄:指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 铁笛吹:化用仙人吹笛的典故,这里有黄鹤仙人吹笛不再现之意。
翻译
黄鹤仙人如今到底去了哪里?古往今来在此题下了多少诗篇。 长江的风涛是如此地相互冲击,可是黄鹤楼的楼阁依然屹立未曾改变。 只希望这清新的风能够让这楼阁世代受到人们的欣赏赞叹,又何必去在意世俗之人的偏见和民众的种种怀疑。 江边的浮萍和蓼草年年变换,却再也见不到楼前黄鹤仙人吹铁笛的美妙景象了 。
赏析
这首《登黄鹤楼》是一首借景抒情、抚今追昔的诗作。开篇“黄鹤仙人何所之”以疑问起笔,引发人们对仙去楼在的感慨,同时带出古今众多墨客在此留下诗篇这一事实,暗示黄鹤楼悠久的文化底蕴。颔联“风涛如许相冲激,栋宇屹然无改移”借景抒情,以长江风涛的汹涌冲击,衬托出黄鹤楼的坚固和屹立不倒,在自然的变迁与人力建筑的相对稳定中,形成鲜明对照,体现出一种永恒与变化的思考。颈联“但愿清风延世赏,何妨流俗重民疑”,从对黄鹤楼自身的描写转向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黄鹤楼能永远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必被世俗偏见所干扰,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眼光的豁达情怀。尾联“江湄萍蓼年年换,不见楼前铁笛吹”,借江边植物的年年改换,传达出时光的流逝,而那楼前仙人吹铁笛的美好场景却不复存在,给人一种世事变迁、繁华不再的惆怅之感。整首诗围绕黄鹤楼展开,将神话传说与现实之景相融合,借景抒发出对历史兴衰、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期待长久流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