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鲁县琴台

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 千年一琴台,眷焉涕盈襟。 遗爱食县社,公宁不堪任。 此台即甘棠,忍使无馀阴。 旁舍高以华,大豪日捐金。 苍云玄武暮,鬼物凭阴岑。 尚德抑玄虚,坠典谁当寻? 我兴荐寒泉,百拜公来临。 公来不能知,落日下饥禽。 怀哉空山里,鹤飞猿与吟。 当年于蔿歌,补衮一何深。 承平示得意,独能正哇淫。 君相此一时,又复悟良箴。 谀臣坐废黜,盍亦起幽沈。 蒲轮竟颓毂,香草空深林。 寂寞授书室,孤甥举遗衾。 生平谅已然,薄俗矧来今。 千山为公台,万籁为公琴。 夔旷不并世,月露为知音。 人间蹄涔耳,已矣非公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鲁县:今河南鲁山县。
  • 眷焉:怀念的样子。
  • 甘棠:《诗经·召南》有《甘棠》一诗,赞召公奭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公正无私,后人因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 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
  • 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 于蔿(wěi):歌名。
  • 补衮(gǔn):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
  • 哇淫:淫邪的音乐。
  • 蒲轮:指用蒲草裹轮的车子,转动时震动较小,古时常用于封禅或迎接贤士,以示礼敬。
  • 颓毂(gǔ):损坏的车轮。

翻译

荒城之中草木繁茂,破败的房屋被风雨侵蚀。历经千年的这座琴台,让人怀念而泪湿衣襟。遗留的仁爱在县社中被铭记,您怎么会不堪大任呢。这琴台就如同甘棠树,怎忍它没有余下的树荫。旁边的屋舍高大而华丽,那些大富豪天天在捐钱。黄昏时苍云笼罩在玄武之上,鬼怪在阴暗的山岑间出没。崇尚道德而抑制玄虚,那些废弃的典章谁会去寻找?我兴起就献上寒泉,多次叩拜希望您到来。您到来也不会被知晓,只有落日下饥饿的飞禽。在这空寂的山里怀念啊,只有鹤飞和猿猴在吟唱。当年的于蔿歌,补救规谏帝王过失是多么深刻。天下太平时显示出得意,唯独能够匡正淫邪之音。君主和大臣在这一时,又再次领悟到良好的箴言。阿谀之臣因获罪被黜,为何不也让他们从沉沦中崛起。蒲轮最终变成了毁坏的车轮,香草也在空寂的深林中。寂寞的授书之室,孤独的外甥举起遗留的被子。一生大概就是这样了,浅薄的风俗何况到如今。千山作为您的琴台,万籁作为您的琴音。夔旷不能一同在世,月光露水成为您的知音。人间不过是如蹄印中的积水罢了,这都不是您真正在意的呀。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元鲁县琴台展开,描绘了琴台历经时间沧桑与风雨侵蚀的景象,表达了对曾经在此留下功绩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琴台周边环境、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凸显出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同时,对古代善政和高尚品德的追思,也反映出诗人对当今社会的一些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又深沉的氛围,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道德的感悟交融在一起。其中一些词语如“甘棠”“玄武”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使整首诗更具韵味和深度。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