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鹊桥仙:词牌名,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多用于写爱情。
- 槐根梦觉:槐树下醒来,比喻从梦境中回到现实,暗示时光流逝。
- 瓜田岁暮:瓜田是指种瓜的地方,岁暮指一年的末尾,这里暗示岁月的更迭。
- 长安迁客:长安,古代中国的一个都城,这里代指京城的流放者或贬谪者。
- 朱崖:红色的悬崖,常用来象征朝廷或权力中心。
- 烟霄失路:形容处境艰难,无法找到出路。
- 西州芍药:西州,地名,这里指远方的美好事物;芍药,一种美丽的花卉,象征美丽和情感。
- 琼树:珍贵的树木,这里形容南方的美景。
-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象征艰难险阻。
- 云窗月户:描绘高雅的居所,有云雾缭绕,月光照亮窗户。
翻译
从梦境中醒来,发现槐树下已是岁末,满头白发又添了许多新斑。在京都的失意者遥望着红色悬崖,仿佛失去了通往权力之路的方向。 远方西州的芍药花,南方如琼树般的美景,香气弥漫在窗户和月光下。即使在长满蒺藜的沙地上,野花也能绽放,也算是在春风中度过了美好一瞬。
赏析
这首《鹊桥仙》通过元好问的笔触,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诗人以“槐根梦觉”和“瓜田岁暮”描绘出岁月匆匆,人生如梦的感慨。长安迁客的失意与迷茫,象征了人生的困境和挫折。而“西州芍药,南州琼树”则寄寓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中,如“蒺藜沙上野花开”,也能寻找到生活的美好。整首词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复杂情感的细腻刻画。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