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肉余生述
注释
赏析
注释
- 迭更司:即狄更斯,英国作家。
- 骨节钩联:“钩联”指勾通连接。
- 锁骨观音:佛教语。
- 灏瀚(hào hàn):指广大,无边无际。
- 罅(xià):缝隙。
翻译
这本书是狄更斯生平最用心的一部作品,分为前后两编,总共二十多万字。他的思考能力到这里,已达到顶点了!古代所说的“锁骨观音”,因为骨头关节相互连接,皮肤腐化后,揭起来举起,就会完整地锵锵作响,没有一点碎片掉落。用这个来比喻这本书,那它确实显然就是那锁骨。
大概文章开合的方法,全讲究骨力和气势,纵笔达到广阔无垠的时候,就往往会遗漏那些细小繁琐的事情,不再加以列举,从而让读者找到缝隙来攻击。这本来不是擅长写文章的人的弊病。但精神终究担忧不能周全。狄更斯的其他作品,每每到山穷水尽时,就会产生奇特的想法,像孤峰突然崛起,让看到的人吃惊,最终都不像这本书的伏笔如此细微:一句话必然蕴含微妙的旨意,一件事必然种下长远的原因,手写在这里,而全篇应有的人物,随处涌现,随地关联,虽然偶尔一见,读者几乎又忘怀了,但不经意地着笔之间,已经差不多随处可拾,读起来令人突然记起,沿着篇章逐节去追寻,又一一有这些人的行踪,得到这些事的来源。总的来说,就像善于下棋的人落子,偶然下一下,不知道后来都能派上用场,这就是他成为国手的原因。
施耐庵著《水浒传》,从历史入手,点染几十个人,都很洒脱有致。到了后来,则像一群坏蛋,不再分辨清楚这些人,意兴索然、才思用尽,也是因为精神不能持久且周全的缘故。但仍然叙述盗侠的事,神奸大恶的人,令人耸惧。像这本书,专门叙述家常极其琐碎平凡无奇的事迹,要是不善于操笔的人来写,并且会使人恹恹生出睡魔,而狄更斯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分散的整合起来,容纳各种怪异的人和事,用精神融会贯通,真是奇特的手笔啊。司马迁、班固叙述妇女的琐事,已经绵密细致值得品味了,但没有长篇可供追寻推绎。那长篇可供追寻推绎的,只有《石头记》,然而夸耀富贵,叙述世家大族,用男女的艳情来交织,因而容易吸引人的目光。像狄更斯这本书,种种描绘,下层社会即使是令人恶心、可鄙的事情,一旦用美妙的笔来运作,都足以让人喷饭。英国半开化时期民间的坏习俗,也能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我们中国人来看,只要切实地加以教育,社会也足够得到改良了,不必一心沉醉于西方,说欧洲人都比亚洲人强。似乎都是天生就懂得事理和有良知的杰出人才,那我鄙视翻译这本书,就不算是辜负了。
闽县林纾在宣南春觉斋记叙。
赏析
这段序文对狄更斯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先强调该书是狄更斯的精心之作,以“锁骨观音”作比,突出其结构的精妙和完整。接着对比狄更斯其他作品与该书,凸显此书伏笔细致、人物关联紧密等特点。又将其与施耐庵的《水浒传》对比,指出其能将平凡琐事写出独特魅力。还认为它比《石头记》更独特,能展现下层社会。同时指出通过此书可看到英国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改良有启示。最后表明自己翻译此书的意义。林纾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洞察力,对狄更斯作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