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
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帻(zé):古代的一种头巾。
翻译
我在半夜感觉稍微有点不舒服,到第二天喝了粥出了汗,又服用了当归汤。我在军中执法是正确的。至于因小愤怒而有大过失,不应当效仿。天下还没有安定,不能遵循古法。我有头疼的毛病,自己先戴上头巾。我死后,穿着大礼服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不要另外准备。官员们应当到殿中的,哭十五声,安葬完毕就脱掉丧服;那些带兵驻守的,都不许离开驻地,有关部门各自尽自己的职责。用当时所穿的衣服入殓,埋葬在邺城西面的山冈上,和西门豹祠相近,不要埋藏金玉珍宝。我的婢妾和歌伎都很勤劳辛苦,让她们住在铜雀台上,好好对待她们。在台堂上安放一张六尺的床,挂上薄纱帐,早晚献上肉干干粮之类的食物,每月初一和十五,从早上到中午,就朝着帐中表演歌舞音乐。你们要时常登上铜雀台,遥望我的西陵墓地。剩余的香可以分给诸位夫人,不要举行祭祀。各房里没什么可做的,可以学做丝带鞋子拿去卖。我历任官职所得到的绶带,都放在收藏处。我的剩余衣物裘皮,可以另外收藏一处,如果做不到,兄弟们可以共同分了。
赏析
这篇《遗令》展示了曹操对身后事的安排,体现了他务实的一面。他明确军中执法的态度,也强调天下未安不可遵古。对自己的安葬事宜安排简单,不追求奢华,展现了他的简朴观念。对婢妾歌伎的安排体现了他的一丝怜惜之情。同时对一些细节的交代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和身后事的细致考虑。整体文风较为质朴真实,让后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曹操的为人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