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

· 姚鼐
草绿濡须口,天青博望门。 云山开四面,波浪急东奔。 地有千秋感,人伤垂老魂。 频年逐帆影,几处认潮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濡须口:古代地名,在今安徽省无为市附近,是濡须水流入长江之处。
  • 博望门:地点名称。具体所指结合诗作应是与濡须口相关的一处地方。
  • 垂老:年老将死。

翻译

濡须口一带,春草翠绿,博望门的天空一片澄澈湛蓝 。周围的云雾山峦仿佛向着四周散开,长江的波浪急匆匆地向东奔腾而去。这片土地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让人感慨万端,我这垂暮之年的人在此越发心生哀伤。连年追逐着江上的帆影,在许多地方辨认着潮水退去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濡须口的绿草、博望门的青天,展现出一幅清新的自然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云山开四面,波浪急东奔”则进一步拓展视野,云雾缭绕的山峦和奔腾的江水,一动一静,气势开阔宏大,既展现了自然的雄浑壮阔,也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

“地有千秋感,人伤垂老魂”由景入情,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这片土地历经千年,无数兴衰,涌起无尽感慨,又联想起自己垂垂老矣,不禁悲从中来。最后“频年逐帆影,几处认潮痕”,通过“频年”“几处”体现时间与空间维度的交错,描绘出诗人长期漂泊,追随着帆影、辨认潮痕,写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人生的迷茫。整首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身世之感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意境 。

姚鼐

姚鼐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全书》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主江南钟山、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简深古,近欧阳修、曾巩,与方苞、刘大櫆合为桐城派。选《古文辞类纂》以明义法。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等。 ► 7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