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儿童八首 其一 孔子

· 陈淳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 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鲁:春秋时鲁国的别称,因在鲁东,所以称为东鲁。
  • 斯文:这里指文化、文明 ,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 。
  • :这里,指东鲁这个地方 。
  • 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先秦古籍的合称 。
  • :流传、传布。
  • 训法:教诲的法则、准则。
  • 宗师: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

翻译

孔子出生在东鲁之地,华夏的文化命脉其实就在此地诞生。他整理的六经流传下诸多教诲准则,成为千秋万代公认的宗师楷模。

赏析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孔子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开篇点明孔子的出生地,并强调此处对文化起源的重大意义,传达出一种文化溯源的情感。“六经垂训法”写孔子编撰整理六经,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行事准则,体现了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绩。“万世共宗师”直接表明孔子在古今众人心中如同宗师一般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学说长久以来受人尊崇、奉为圭臬,成为人们学习和敬仰的典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孔子的伟大形象以及他对后世不可磨灭的影响,充满了对先哲的敬仰之情 。

陈淳

宋漳州龙溪人,字安卿,号北溪。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谓“此非圣贤事业”,遂尽弃之。从朱熹学,日求其未至,熹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熹卒,遵训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宁宗嘉定十六年,授安溪主簿,未任而卒,谥文安。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等。 ► 2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