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乐

恒于勤苦见从容,坐拥书城兴未慵。 烟篆纱窗香辟蠹,风穿纸帐剑吟龙。 不除绿草思惇实,独赏焦桐有蔡邕。 夜半高楼谁是友,诸天寺里一声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篆:指焚香时袅袅升起的烟缕,如同篆字。篆,zhuàn。
  • :懒。
  • 辟蠹:防止虫蛀。蠹,dù。
  • 惇实:笃实,淳厚诚实。惇,dūn。
  • 焦桐:琴名。
  • 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

翻译

常常在勤奋刻苦中见到从容之态,安坐于拥有众多书籍的城中兴致还未慵懒。焚香的烟缕在纱窗上升起有防止虫蛀的功效,风穿过纸帐好似宝剑在龙吟。不除去绿草是因为怀念那淳厚诚实,独自欣赏焦桐就如同有蔡邕在旁。半夜在高楼上谁是朋友呢,诸天寺里传来一声钟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的高雅情趣和独特心境。诗人通过“恒于勤苦见从容”展现出在勤奋中保持从容的态度。“坐拥书城”体现对书籍的热爱与享受,“烟篆”“风穿”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以“不除绿草思惇实”表达自己的情思,以“独赏焦桐有蔡邕”突显对高雅艺术的追求。结尾的“夜半高楼谁是友,诸天寺里一声钟”在寂静中更添一份幽深的意趣,钟声仿佛将人带入另一种超然的境界,也让整首诗韵味悠长。这是一首充满书香气和人文情怀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袁嘉谷

袁嘉谷(1872—1937年),云南石屏人。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1904年7月袁嘉谷赴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著《东游日记》四卷。1905年8月回国,他任国史馆协修,并在学部编译图书局专管教科书事。1909年9月,他升任浙江提学使,1911年辛亥革命离浙归滇。1912年5月,他应蔡锷之聘任省参议员,1915年应唐继尧之聘为顾问,并修《云南丛书》。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