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日晚大恶风而雨

· 方回
焦原沸泽火云红,忽变煤炱漆暮空。 定谪毒龙移旧穴,并驱奇鬼助狂风。 落泥朱实争残果,劈瓦青株惜半桐。 审雨堂中知是梦,未须豪横诧衰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焦原:指干旱的土地。
  • 沸泽:沸腾的湖泊,形容天气极热。
  • 火云:指夏日的云彩,因热而显得红。
  • 煤炱(tái):煤烟,这里形容天空突然变得阴暗。
  • 漆暮空:漆黑的傍晚天空。
  • (zhé):贬谪,这里指毒龙被驱逐。
  • 毒龙:古代传说中的凶猛生物,这里比喻恶劣的天气。
  • 奇鬼:比喻狂风。
  • 落泥朱实:指果实因风雨而落地。
  • 劈瓦青株:指风雨中瓦片被吹落,树木受损。
  • 审雨堂:古代官府中负责观察天气的机构。
  • 豪横:强横无理。
  • 衰翁:年老的人,作者自指。

翻译

干旱的土地上,湖泊仿佛沸腾,火红的云彩映照着天空,突然间,天空变得像被煤烟覆盖,漆黑一片。 定是那被贬谪的毒龙迁移了它的旧穴,同时驱使着奇异的鬼怪助长了狂风。 果实因风雨而落地,沾满了泥土,人们争抢着残余的果实;风雨中,瓦片被吹落,树木受损,人们惋惜着半棵青翠的桐树。 在审雨堂中,我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不需要用强横无理的态度来嘲笑我这个年老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焦原沸泽火云红”与“忽变煤炱漆暮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天气的突变。后联通过“毒龙”和“奇鬼”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狂风的猛烈。结尾处,作者以“审雨堂中知是梦”自嘲,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显示了其豁达的人生观。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