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回
玉楼仙去老逋坡,天下诗人奈尔何。 茅舍一枝元不少,水村千树未为多。 力排杀气回元造,善保阳神养内和。 暗处寻香疏认影,可容冶思羡凌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楼:指仙人居住的楼阁。
  • 老逋坡:指宋代诗人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自娱,此处借指梅花。
  • 元造:天地的创造化育之力。
  • 阳神:指人的精神或生命力。
  • 冶思:艳丽的思绪或情感。
  • 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履水面。

翻译

梅花啊,你仿佛是从仙人的楼阁中降落,林逋老去,天下诗人对你又奈何。 在简陋的茅舍旁,你的一枝已经足够,即使水村千树,也不显得过多。 你以强大的力量排开寒冬的杀气,回归天地的创造之力, 你善于保护自己的生命力,养护内在的和谐。 在昏暗中寻找你的香气,疏远地认识你的影子, 怎容得下那些艳丽的思绪,羡慕你那如履水面的轻盈。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诗中,“玉楼仙去老逋坡”一句,既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如仙,又暗含了对林逋隐居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比茅舍与水村,强调了梅花即使身处简陋之地,也依然能够绽放其独特的美。诗的最后两句,则通过“暗处寻香疏认影”和“可容冶思羡凌波”的描绘,进一步以梅花的香气和姿态,来象征其内在的精神和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超凡脱俗品质的赞美。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