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茂实小园偶书

· 方回
人因雅俗分高下,同是园林兴不同。 时觉燕莺相尔汝,焉知蜂蝶有雌雄。 岂惟酒可兼诗可,常在花中与竹中。 秋老纱窗犹未换,要令深夜月华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雅俗:文雅和粗俗。
  • 燕莺:燕子和黄莺,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尔汝:你我,指亲近。
  • 蜂蝶:蜜蜂和蝴蝶,常用来比喻忙碌或轻浮的人。
  • 雌雄:性别之分。
  • :同时具有。
  • 纱窗:用纱布制成的窗户,可以透光透气。
  • 月华:月光。

翻译

人们因为文雅和粗俗的不同而分出高下,同样是园林,每个人的兴致却各不相同。 时而觉得燕子和黄莺亲近无间,又怎能理解蜜蜂和蝴蝶之间还有雌雄之分。 岂止是酒可以,诗也可以,常常在花丛和竹林中找到乐趣。 秋天已深,纱窗还未更换,为的是让深夜的月光能够畅通无阻地照进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园林中不同生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人因雅俗分高下,同是园林兴不同”反映了人们对于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而“时觉燕莺相尔汝,焉知蜂蝶有雌雄”则进一步以生物的性别差异来比喻人世间的复杂关系。后两句“岂惟酒可兼诗可,常在花中与竹中”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艺术化追求,而结尾的“秋老纱窗犹未换,要令深夜月华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夜晚宁静与月光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