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行省郎中王君祥

以儒饰吏号通材,忽报曹装打叠回。 个样归舟惟载月,若为送客只将梅。 云凝春树何堪别,昼永甘棠待再来。 无限依依怀渭水,揽衣不寝夜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饯行:设宴送别。
  • 省郎中:官职名,指中央政府的官员。
  • 王君祥:人名,诗中的主人公。
  • 以儒饰吏:指以儒家的学问和道德来装饰或指导官员的行为。
  • 通材:指博学多才的人。
  • 曹装:指官服。
  • 打叠:整理,收拾。
  • 个样:这样。
  • 若为:如果为了。
  • 云凝春树:形容春天的景色,云雾缭绕,树木葱郁。
  • 昼永:白天很长。
  • 甘棠: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美好的景象或地方。
  • 渭水:河流名,位于陕西省,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重要的地方。
  • 揽衣:披衣。
  • 不寝:不睡觉。
  • 徘徊:来回走动,形容心情不安。

翻译

以儒家的学问和道德来装饰官员的王君祥,突然听说要整理官服回去了。 这样的归舟只载着月光,如果为了送客,只带上了梅花。 春天的云雾缭绕在树间,这样的离别怎能忍受,白天很长,美好的景象等待着再次来访。 对渭水的怀念无限依依,披着衣服不睡觉,夜晚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王君祥离别的深情和不舍。诗中,“以儒饰吏”和“通材”赞美了王君祥的学识和品德,而“忽报曹装打叠回”则突出了离别的突然和无奈。后两句通过对归舟载月和送客带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王君祥清高品格的赞赏。诗的结尾,通过“云凝春树”和“昼永甘棠”的意象,以及对渭水的怀念,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